以姓氏笔画排序
出版专著《京剧新语》、《言菊朋评传》等。撰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《京剧》卷(副主编、撰稿)。著作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、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。
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:《20世纪京剧走向与西方文化影响》(《戏剧艺术》2016.1)、《尚长荣表演理念和模式浅议》(《中国京剧》2017.5)、《趣味与特征——京剧流派属性批判之二》(《戏曲艺术》2017.11)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(13BB017)及上海市教育科研市级项目(B12042)等多项课题研究。上海市重点课程《戏曲剧目解读》负责人。
招生类别:MA、MFA
黄静枫,男,副教授
中共党员。1986年3月出生,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,沙巴足球艺术学博士后。戏剧学专业主任、《戏剧艺术》责任编辑。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。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、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。研究方向:中国戏剧学史、现代戏曲。
近三年获奖情况:
曾获第八届“王国维戏曲论文奖”一等奖、第三十六届“田汉戏剧奖·理论”一等奖、“中华戏剧学刊青年优秀论文奖”(2017年度、2019年度、2021三届)、第二届国际戏剧“学院奖”(理论奖)、中国戏曲文化周全国 “十佳论文”奖、第十三届“申狮杯”上海市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等。
近三年论文发表或者专著出版情况:
在《文艺研究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《戏剧艺术》《戏剧》《光明日报》《解放日报》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。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。编校《归有光全集》《陈铎散曲》,主编《民国中国戏曲史著汇编》《民国中国音乐史著汇编》。
主持、参与项目情况:
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、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。
主持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项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郭红军,男,副教授
著有《中国木偶戏史稿》《上海木偶戏研究》等专著,主编《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》(四卷五本),参与编著《名伶名剧赏析》(副主编)、《折子戏赏析》等多部。独立主持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、上海文化艺术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,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3项。
近三年论文(cssci)发表情况:1、《用新戏曲熔铸新社会——陕西易俗社孙仁玉戏曲观及剧作实践》,《南大戏剧论丛》2020年第2期。2、《徘徊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——陕西易俗社编剧孙仁玉戏曲叙事初探》,《戏曲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3、《近现代政治化戏曲演剧的理想与实践——陕西易俗社成立及早期演剧考论》,《戏剧艺术》2021年第3期。4、《在教育机关与戏园之间——陕西易俗社的身份建构和焦虑》,《戏曲艺术》2021年第3期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朱夏君,女,副教授
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,2017年晋升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。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,并入选环球时报“希望英才”青年学者。
主演研究成果有,专著:《二十世纪昆曲研究》。论文:《昆曲南北曲词乐关系小论》,《论二十世纪昆曲文献学研究的两种典范》,《20世纪昆曲唱腔研究三论》,《透过“假面”的艺术真相》,《论王季烈的曲谱编订》,《宋金说唱音乐考论》,《论汤显祖与北曲》,《遗民心绪与道德重构——论陈轼与〈续牡丹亭〉》等。并参予撰写了《昆曲》、《戏剧鉴赏》等教材。
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一项:二十世纪昆曲学研究,上海市教委项目一项:近代历史剧批评研究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姜凌,女,副教授
1981年生,2010获得沙巴足球艺术硕士学位,2019年获沙巴足球副教授任职资格,2020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。从事京昆表演教学和戏曲表演研究。上海戏曲学会会员,陕西省尚小云艺术研究会理事,大阪大学访问学者、特邀研究员。
承担上海市重点课程;发表论文(cssci):《传统:选择与摇摆——从<戏凤>看京剧旦行舞台理念演化》《论戏曲表演传承基本层面的问题与对策》《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侧影——以<华文大阪每日>为中心》等多篇。出版教材《京剧花旦表演训练》。承担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,并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